90后职场观察:因兴趣而工作,不再“为稻粱谋”
作者:TF003 来源:网络 日期:2019-07-03 浏览

无论如何,他们都是职场不能回避的人选与话题,也将成为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我们从今天起聚焦一些90后的职场故事,勾勒出他们焕然一新的职场观。细细探究,我们发现,职场90后身上集中体现出的所有新鲜特质,都源自于我们身处的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及无孔不入的信息时代。

 

职场观察_调整大小

 

典型案例
抛弃保险巨头做一名写手

人民大学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苏心语(化名),24岁刚毕业,就因老师力荐拿到了金融街上某家保险巨头国企的录取通知。心语的妈妈特意为她咨询了保险行业的朋友:“这家保险公司常跟国家项目对接,做的不是普通保险。”记者也从业界了解到打听了一番,发现确如心语妈妈所说,许多业内人士一听这家国企名字,都赞叹“高大上”,这家国有保险公司称其是一种新兴保险模式,不仅待遇优厚,而不愁经营,而且有很好的发发展展前景不可限量。(中国再保险集团,不知点出名字是否妥当)

心语的爸爸妈妈喜出望外,甚至在女儿没签合同前就开始奔走相告,分享喜悦。不过心语却心生犹豫:冷静得出奇,打电话给公司前辈请教,把每一条工作内容都细细梳理在纸上。“这是一个材料撰写岗位,我不甘心自己看了一遍将来也许要用一生去从事的工作会是这样,还是犹豫了。”最中她而且我只犹豫了大概5秒钟,就决定放弃这个让同学们艳羡的职位Offer,“。我热爱写作,要写能感染人心的东西;而不是周而复始的宏观理论和座谈会发言。”

现在,心语应聘上一家媒体工作后,签下了合同,如愿成为一名写手。

记者发现,为了“心之所向”而抛弃让人眼红的工作,在90后中并非个例。香港理工大学毕业的90后浙江女孩儿饶芳萌,凭着对中国语言知识的痴迷与传承责任,放弃千辛万苦在大陆考上的公务员一职,竟拾起背包,重回香港,专心研究普通话、粤语与英语的教学艺术,并与长她多岁的外国学生们建立了深厚友谊。河海大学电气学硕士研究生黄涛,毕业时还没过23岁的生日,却拒绝经历“海投简历”的找工作过程,在网上看到一则听说了一个感人的创业故事,就直接找到故事主人公,签约了一家还在起步阶段的零售公司,当起享受着创业合伙人带给他的无尽满足感。

数据说话
兴趣VS:薪酬: = 4.41与3.09的较量

“90后在选择工作时,对个人兴趣的重视指数为4.41,而对发展空间与薪资水平的重视程度只有3.22与3.09。”近日,百度用户消费事业群组发布了一份《90后洞察报告》,该报告根据90后网民在百度全平台的行为数据及7000人参加的五份调查问卷而撰写。报告显示,对于就职单位的选择,个人兴趣高高凌驾于发展空间和薪资水平之上。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在乎待遇。你知道,好多90后都因为待遇谈不拢而放弃Offer。他们是一群追求理想的现实主义者,既追随内心,又不能缺钱花,当这样的求职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实际也给公司与人力资源HR部门带来更多挑战。”一家位驰骋电商网站多年,因工作调动而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力资源师这样告诉记者。

报告数据还表明,在职场求职、自主创业与公务员三个选项中,比例高达93.57%的90后倾向于前两个选项。对于公务员,有人说:“这个鲜有创新性的工作激发不起我的任何热情,人人眼中的铁饭碗并非就是我的菜。”

 

专家点评
90后职业追求与前几代截然不同

“是不是我的菜”,为何能成为这一代职场新人的公认宣言?

人力资源专家、中文在线人力行政中心总经理王忠东谈到职场90后时,首条评价就是职业追求与前几代人的截然不同。“这一代人接受的信息量,获取知识渠道的便捷程度,是任何一个时代所不能比拟的。”

除了海量信息在无形中给予90后的自信,家庭生活的普遍富裕也使更多90后为理想而非温饱奋斗。“这一代,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90后,将会是国内第一代整体生活在富裕环境中的孩子。”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管理学家》编委罗家德认为,许多90后的城市孩子自小衣食无缺,不需要帮忙家庭生计,早早就“自我寻找”过,“游于艺”过,见多而识广。这使得他们的职场口号不再是“我要挣钱,我要买房”,而变成“我要一份喜欢的工作”。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90后的理想需要提升一个高度。在上周央视财经频道举办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活动上,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胡大源分析道:“在我的学生中,不少90后的奋斗目标还不能称为理想,只能称为兴趣。以前人们说起理想,会说成为一名科学家,或飞行员。现在很少听到90后说出这样单纯的答案。相比较而言,他们还需要更多历练,需要更专注、踏实地去学习和研究一个领域或行业。”

罗家德认为,“好好地培养这样一代人的兴趣,适当的导引,适度的压力,较有耐性地等其成熟,我们会有机会收获特别有主动性、自觉性的新时代主人翁。”